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,世界大的超乎我们的想象。在人工智能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的时代,我们站在了一个科技变革的时间节点。这一变革不仅重塑着成人的世界,也悄然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环境。对于孩子们而言,无论是组装程序积木,还是了解自然生态,只有提供更宽广的学习空间,才能鼓励他们专注观察、发现问题、投入研究,从而找到学习的热情,开启一场充满趣味的科学探索。
从设计搭建液压动力运输装置、完成运输任务,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学、美术、表演等艺术形式结合再创新......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结合来自于全国近200名中小学生的科创作品。
8月20日,“2023-2024世界青少年创客交流大会”中国区交流展在南京科技馆圆满落幕。学而思大科学的小学员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他们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、出色的创新思维和严谨的PK策略,斩获单人项目20项金奖、23项银奖,团体项目9项金奖、19项银奖。
据悉,作为一项国际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,世界青少年创客交流大会整合了自然科学、创新思维、技术实践三大基础创客内容,与一般的科创活动相比,该大会活动融合科技和人文元素,更考验学生的综合素养。接连两天的活动中,组委会围绕“与AI共创未来”主题,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环节,包括科普分享、现学现赛、AI技术应用、表演答辩等内容,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学习、展示、交流的平台,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,激发创新的火花。
“我很喜欢参加科创活动,完成这样一个作品,我感觉非常奇妙。”在“液压动力运输装置”环节中,来自学而思大科学的吕同学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装置,并向记者热情地演示。装备中一共有三个装水的针筒,通过挤压针头就可以控制机械臂,其中一个针筒控制机械臂的上下移动,一个针筒控制机械臂的左右移动,还有一个针筒负责抓手的张开和收紧。
对于学而思大科学的另一位小选手黄同学而言,他更在意整个创意落地的过程,“从第一次调研到作品落地经历了两个多月时间,这期间经历不少挫折,但每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,好在比赛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。”每个孩子的大脑里都蕴藏着一颗优质的科学思维种子,每个科创作品背后都凝聚着孩子们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探索。
家长们也对孩子们这次的成长表示由衷欣慰,“通过学而思大科学课程的系统学习,孩子在科学知识和实际操作上得到了显著提升。”据了解,学而思大科学课程中会设置动手实验和乐探究环节,使学生通过答辩的形式,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,并提出独特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,这些能力在此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此外,学而思大科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、条理清晰地提出解决方案,最终在一众参赛者中脱颖而出。
真正的科学教育是什么?是逻辑,是理性的思辨力;是方法,是渗透在所有学科教学中的科学精神。“提高学生科学素质,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、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”是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对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指导思想,也是学而思网校作为一家在教育领域深耕十余年的品牌,持续贯彻落实的教研理念。早在2010年,学而思网校便开始布局青少年科学教育,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,助力国家的科学教育战略。
“当科学家不容易,但拥有科学家一样的思维是可以培养且适用于人一生的。”学而思大科学以“培养科学思维”为锚点,带领孩子发现好奇、探索未知,在“大开眼界”的同时掌握应对时代发展的“秘诀”, 将科学素养真正内化于心,成为孩子自己的一部分。据了解,过去一年,学而思大科学不仅通过AI驱动实现了产品形式的创新,还积极联动社会资源,为孩子提供许多科学实践的平台与机会,助力他们实现成为小科学家的大梦想。
学而思大科学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未来不会属于人工智能,而属于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人类。”通过科学探究实践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,能够充分调动青少年“爱玩、好奇和探索”的天性,这不仅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,还可以亲身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,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的呈现机制,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。
我们常说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。那么什么才是准备好的人呢?答案当然不是唯一的。但是准备好的人一定是知识储备足够丰富,各方面条件足够优秀的。孩子学习的科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帮助到他们,成为那个准备好的人。
我们也有理由相信,下一代的科技创新人才将在科学滋养的沃土中茁壮成长,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。